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立冬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古语曾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时节,大自然及人体的阳气都开始逐渐地蛰伏与藏匿起来。此季阴中有阳、静中有动,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
中医认为冬季是饮食进补的好时节,民间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冬补”应遵循虚者补之、因人而异、以平为期的原则,强调“适补”,科学合理地进补。
食补应注意结合自身体质,立冬养生需要顺势养藏、养精蓄锐,在饮食上,北方地区冬季天气寒冷,对于平素明显怕冷的阳虚质的人,宜温补、“补而不燥”。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南瓜、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平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容易疲劳、经常便溏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莲子、山药、白扁豆等。
冬应肾而养藏,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故宜养心。饮食之味,要减咸增苦,减少咸味摄入,多食用些苦味食物,如芹菜、生菜、橘子等。
冬之三月,万物伏藏。除了食物的“冬补”,生活起居也要“蛰伏”。伏阳在内,需要注意不要扰动阳气。不妄劳作,应避免剧烈运动,不可大汗淋漓,恐泄阳气。立冬之后,起居有常,宜早睡晚起,晚上最好在十点之前就上床睡觉,早晨待天亮了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顺应养藏之道,养其神也。
冬季按摩神阙穴: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也就是肚脐。每晚睡觉前,用自己的双手焐热后,全身放松,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力度适中,顺时针揉转。经常按摩使人体精神饱满、体力充沛、面色红润。
本期专家:刘立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博士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教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医堂门诊出诊专家。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辽宁省百千万千层次人才,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市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