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⑨|丹东翠园社区:推进适老改造 让幸福感“原地升级”
丹东市东港市大东街道翠园社区现有户籍人口6590人,常住人口532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507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8%。翠园社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无物业老旧小区。
“以前咱小区环境很差,几乎没什么公共娱乐设施,平常大家只能搬个凳子往墙根一坐就是一天,也没个地方活动活动筋骨。”小区居民刘大爷说,2023年,翠园社区争取到了老旧小区改造,对他们小区21栋楼进行了市政设施和道路绿地改造,小区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小区不仅修了路,新建了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增添了各种公共服务设施,还在居民楼下建了休闲凉亭座椅和健身器材,真方便了咱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运动休闲了。” 刘大爷高兴地说。
近年来,翠园社区围绕社区15分钟生活圈,着力打造“快乐星期五”志愿服务品牌,利用星期五和日常的碎片时间组织老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难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为让居民老有所养,翠园社区组织志愿者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如水电费代缴、日用品代购、送医送诊、代办业务、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小区一位独居老人下肢功能丧失,因病需要到牙科医院就诊。“快乐星期五”服务队长朱俸辉得知情况后,连续三个月带领志愿者背着这位老人下楼,用自己的轿车送她去医院。
“社区志愿者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位老人逢人就夸志愿者,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还委托亲属为社区送来了一面锦旗。
翠园社区还建立了健康管理服务站,打造“医疗惠民义诊大集”服务品牌,开创独特的居民按需点单就医服务项目。根据居民意见,社区会联合中心医院、骨科医院、爱尔眼科等医疗机构进行义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年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让社区老年居民正确面对疾病,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志愿+医疗”的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便捷周到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满足老年人兴趣爱好等多样化需求,社区设置了日间照料室、夕阳红工作室、城市书屋、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爱心驿站、健身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等功能分区。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党员王世江特长优势,创办“王世江法律工作室”,积极为老年人开展心理疏导、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创办“春满翠园”文体品牌,成立京剧团、民乐团、舞蹈队等活动队伍,举办以“红心向党”“绿书签”“大手拉小手”等为主题的红色阅读、公益剪纸、特色农民画展览、有奖灯谜竞猜、节日汇演特色活动,为有才艺的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快乐星期五志愿服务队积极吸纳身体较好、热心社会公益的离退休老人加入,让他们老有所为。退休党员夏岩雯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主动担任楼道的单元长,谁家大事小情他总是第一个到场;退休职工韩玉秀主动认领绿地,成为一名护绿志愿者,常年坚持养护打理绿植、清理漂浮物。如今,老年志愿者已经是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在社区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现在的翠园社区已经成为真正的老人宜居社区,老人既是服务对象,又是社区的主人,在这里身体得到呵护,精神得到了滋养。未来,翠园社区还将进一步向着多元化、全面化、专业化的老年服务型社区模式发展。
链接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起,丹东市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典型引路、社会参与等多项举措,积极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全市各县(市)区坚持以打造更规范化、专业化的老年社区服务模式为宗旨,着力从居住环境、出行设施、社区服务、社会参与、孝亲敬老、科技助老、管理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丹东全市共成功创建6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见习编辑:白复海
记者 : 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