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与健康|暑假去这些地区,警惕登革热
夏季气候条件易引发多种传染病传播。那么,近期我省传染病流行状况怎样?6月30日,在澳门博彩在线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夏季)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省级公共卫生首席专家、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感染与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孙英伟给予解答。
孙英伟介绍,根据当前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省传染病发病情况总体平稳,报告发病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近期,我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持续呈下降趋势,处于较低流行水平。需要关注的是,痢疾、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呈现上升趋势,已进入流行季。夏季高温多雨,根据既往监测数据,7月至8月是我省蚊虫活动高峰期,疟疾、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大幅增加。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这种环境为蚊虫和蜱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病媒生物可以传播登革热、疟疾、乙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虫媒传染病。因此,户外活动要特别注意预防蚊虫和蜱虫。
孙英伟提示,蚊虫种类较多,我省目前较多见的是淡色库蚊,它是家栖型蚊种,主要在室内叮咬人,活动高峰出现在黄昏和夜晚。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或避免在黄昏和夜晚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同时,要清除蚊虫的孳生地。
暑假将至,不少人会选择外出旅游。目前,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柬埔寨、老挝、巴西等国家正处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去旅游的时候切记要做好防蚊措施。
夏季也是蜱虫活动高峰期,尤其温暖潮湿的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孙英伟建议,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衣长裤,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腿,不要穿凉鞋。活动结束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上有无蜱虫。蜱虫可以传播莱姆病、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无形体病、巴贝虫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多种传染病,如果在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乏力、头疼、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蜱虫叮咬史。
记者 : 王敏娜、刘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