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节气与健康|“冬病夏治”都治啥
中医提倡“冬病夏治”,夏天为什么更适合治疗冬天易发作的疾病?都能治哪些病?6月30日,在澳门线上博彩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夏季)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白晓红来”揭秘“。
白晓红解释,“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特色疗法,是指在夏季(尤其是阳气最旺的三伏天)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的方法,预防或治疗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像常见的“冬病”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外,还有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胃肠疾病等。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病大大降低发病率和减缓症状,有些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中医外治方法有贴敷疗法、艾灸、拔罐、刮痧、针刺等,这些外治方法都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经络而发挥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其中,大众最耳熟能详的贴敷疗法就是三伏贴。白晓红表示:三伏贴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指在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时期,选用温阳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可以使用白芥子、生姜等药物,研磨成粉后制作成膏剂,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的作用,温阳固本,提升正气,提高抗病能力。适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咽炎、反复扁桃体炎以及体质虚弱的亚健康人群等。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三伏贴敷,或前往医院进行咨询后选择。
针对此时“暑热挟湿”的气候特点,白晓红还为大家推荐一些简单易行、居家可操作的中医预防方法:饮食上,要清暑湿,护脾胃。多吃当季瓜果蔬菜,适量食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切忌过食冰镇饮料、冰淇淋等。按揉一些保健穴位可以提神防暑,白晓红现场演示如何按揉“内关穴”“迎香穴”“合谷穴”。
另外,在室内摆放薄荷、茉莉花,或用艾叶、石菖蒲煮水,冷却后拖地,芳香之气能化湿浊、醒脾胃、愉悦心情,从而达到防暑的目的。
记者 : 王敏娜、刘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