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最美教师|李凯:言传身教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9月15日中午时分,中国医科大学教授、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凯刚结束会诊,又快步走向会议室——他的一天,总是被病人、学生、科研与会议填满。然而,在繁忙之中,他却始终保持着温和与从容。正是这份从容,让他在医疗一线成为患者信赖的好医生,在三尺讲台上成为学生心中的暖心导师。
自2003年站上讲台,李凯已默默耕耘二十余载。作为胃肠肿瘤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始终把教学视为必须用心经营的事业。“医学知识更新太快,靠‘吃老本’行不通。”李凯说,“肿瘤学尤其如此,它从主干学科中独立最晚,却发展最快。过去‘一刀切’的治疗和教学方式,早已跟不上临床的实际需求。”
李凯在课堂上从不照本宣科,他注重将前沿治疗理念、精准诊疗技术与“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融为一体。他坚信,“教学不是灌输,而是点燃”。通过引入真实临床案例,组织多学科诊疗(MDT)情景模拟,他让学生们在讨论与实践中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既有活力,又贴近实战。他主讲的《肿瘤学概论》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案例于2023年获评“全国高质量临床教学案例奖”。
面对我国医学某些领域仍处于“跟跑”阶段的现实,李凯格外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每周的科研研讨会上,他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天马行空。“没有创新的医学是没有未来的”。他从医学先驱和其他领域科学家的故事讲起,以他们的坚守与求索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屡获大奖,包括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李凯认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应局限于课堂。他主动公开联系方式,组建学习群,真正做到“问题不过夜”。他的学生鞠明光至今难忘:“李老师总是及时回复疑问,唯一一次‘延迟’,是因为通宵修改项目报告。凌晨四点他完成后仍立刻回复我。我清晨看到消息,真的特别感动。”
从教二十余年,李凯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6人,其中多人已成为多个省份肿瘤领域的骨干力量。近日,他荣获2025年辽宁省“最美教师”称号。面对荣誉,他谦逊地表说:“实在没想到,身边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这份荣誉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李凯表示,未来将继续言传身教,在做好学生引路人的同时,更多带他们走向基层、参与义诊与科普,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医学深度融合,让年轻医者们成长为“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记者 : 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