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凉了,支气管哮喘如何防治?中国医大一院专家告诉你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入秋后,天气加速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支气管哮喘病进入高发期。那么,支气管哮喘是由啥原因引起的?如何防治?听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的讲解。
王玮介绍,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受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如过敏原刺激(花粉、尘螨、家养宠物、鱼虾、蛋类、牛奶)、感染、空气污染、气候转变等。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数患者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目前,我国哮喘具有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水平低的特点。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总人数达4570万,其中26.2%存在肺功能气流受限,且年龄越高,出现肺功能气流受限的比例越高。在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更容易出现哮喘气道高反应。
“与其他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只要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哮喘可以得到完全控制,尤其是年龄小于14岁的哮喘儿童,只要及早干预,坚持治疗,治愈率可高达95%。因此,全面采取措施提升哮喘防诊治水平刻不容缓。”王玮说。
哮喘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核心环节。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控制药物以吸入型激素为主,如信必可、舒利迭、普米克令舒、启尔畅等。这些吸入型激素剂量小,能够直达肺部,极少分布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安全性更高,可以长期使用。缓解药物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为主,能够在几分钟内起效,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常用的有万托林、博利康尼等。哮喘气道炎症长期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至少3个月。
王玮表示,避免过敏原暴露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积极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如腹式呼吸训练、阻抗呼吸训练、排痰训练、呼吸肌训练等,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进一步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达到更好的症状控制并且避免哮喘发作,每位患者都需要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自我管理,制定哮喘书面行动计划,改善生活环境,注重饮食运动调节,保持乐观的情绪,定期呼吸科门诊复诊,以期最终实现哮喘的完全控制,舒畅呼吸。
记者 : 王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