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开设慢性病早筛门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有效控制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已经成为威胁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等重要政策文件中。通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早筛防治工作。截至2024年,辽宁省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超过80%,有效维护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生命健康,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口前移,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病早筛和健康服务。一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对初步诊断为高血压人员及时转诊,对具有高危因素人员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二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提升家庭医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慢性病管理能力,引导群众主动在基层就诊,促进签约居民更多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指导和健康管理。
(二)推进应用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一是持续提升“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强化中医“治未病”文化宣传,在环境形象建设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和中医健康讲师团进社区、进单位、进校园,开展中医药健康巡回宣讲。注重辐射基层,通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治未病”人才、支持开展“治未病”相关业务,延伸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提高基层“治未病”服务水平。二是开展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首次诊断为或处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初期的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非药物处方和戒烟、限酒、“三减(减油、减盐、减糖)”等建议,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控制肥胖等危险因素,恢复并保持健康状态。
(三)健全激励保障机制。一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医疗费用增长率、医保报销比例、基层就诊率、县域内基金支出比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等方面的考核,完善结余留用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二是推动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我委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付费分担比例,指导基层合理测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结算标准,通过完善资金保障与激励机制,确保家庭医生“签而有约、约而有效”,切实筑牢慢性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四)信息化赋能基层慢性病防治工作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持续强化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联通质量,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逐步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平台推动不同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互通共享,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电子健康档案规范查询。在此基础上,强化上级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结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信息共享,加强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流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澳门博彩在线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