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会同省委农办等12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改革举措,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是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重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城医共体建设,省委、省政府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出台实施方案,全省14个市46个县区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6个县域医共体达到国家“紧密型”标准。在城市,阜新、盘锦2市试点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一体化管理,促进人才、技术、服务持续下沉共享。二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质达标。全省41个县医院均达到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具备二级以上医院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底,113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其中169家达到推荐标准。三是推进卫生健康“强基行动”。部署“十四五”期间建强500个乡镇卫生院和10000个村卫生室,细化建强标准,提升服务质效,目前已累计建强乡镇卫生院462所、村卫生室9188所。四是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43万个,常住人口签约率50.1%,重点人群签约率73.31%。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及培训。持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特岗招聘工作,近10年累计培养1500余人。2023年起,创新建立村医委托定向培养制度,采取“乡聘村用”方式,实行“以需定招、免费培养、定向就业”的吸引激励政策,2年招收130人,经过3年临床医学大专教育,培养成为业务过硬、扎根基层的合格村医。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首次纳入编制保障,2年入编36人。启动“万医轮训”三年计划,首年完成4500余名村医培训。持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基层卫生人才8727人次。
二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对招聘引进的医疗卫生人才实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县级公立医院新招聘引进的医疗卫生人才实行县管乡用,5年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至少1年。科学、合理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的可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聘用至相应岗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推动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即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统筹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属地县区级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水平,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二是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内药物统一管理,实行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促进县乡用药衔接,更好地解决乡村居民用药问题。
三是稳步实施医保门诊共济改革。落实便民惠民各项服务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诊疗能力、用药需求、药品疗效及价格,不断增加配备药品的品种和数量,扩大门诊服务供给。
(三)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投入,省财政厅2024年筹集拨付资金33.7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2025年省本级预算增加安排村卫生室诊疗设备补短板项目资金0.2亿元,为各地村卫生室配备消毒灭菌设备、急救箱和供氧设备等常用设备。
二是健全基层医疗投入保障长效机制。落实市县(区)两级党委和政府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市县政府新增财力向基层医疗卫生领域倾斜。地方政府足额安排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信息化新基建等各项发展建设支出。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确保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均衡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省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投入等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澳门线上博彩
202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