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助力医养深入融合的建议》收悉,现就答复如下:
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完善政策制度、狠抓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持续优化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
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十四五”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澳门博彩在线与省民政厅等多部门联动,印发《贯彻落实“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辽卫发[2023]7号)等系列文件,牵头制定并以省级标准正式发布了《医养结合基本服务规范》,形成了地方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衔接配套的政策体系。同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澳门线上博彩《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20〕15号)、《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19〕24号),切实推进我省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多部门协同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
一是省财政厅持续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对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有效减轻了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负担。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2024年,省财政筹集拨付资金30.3亿元,支持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其中,筹集拨付资金24.7亿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年人均标准提高5元,提升至94元,支持开展基层卫生机构组织开展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集拨付资金3.8亿元,支持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落实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补贴等补助政策,开展老年助餐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筹集拨付资金1.8亿元,培养老年医学卫生人才在内的紧缺专业卫生健康人才,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服务质量。
二是省卫生健康部门会同省民政部门等,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在全省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做好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服务供需对接,全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达2600余对,实现省内养老机构全覆盖。鼓励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全省81家养老机构按需设立医疗机构。我委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提升诊疗服务质量。全省107家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养老服务,增加养老床位1.2万张。指导各地积极申报“两重”等医养结合项目,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医养结合项目24个。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各地投资3117万元建设8个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1371个中医馆覆盖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277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4.5万人次。同时,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省现有老年医院21家、康复医院24家;68%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指导医疗机构组建老年医疗多学科团队,推广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管理、安宁疗护等老年医疗技术,建立了多病共治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
三是省民政部门对已建成并符合补助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给予运营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市自行确定,省财政按照各市实际支出标准的80%补助各市财政,每床每月不高于100元;为在医养结合机构内经济困难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在院养员)发放服务补贴和护理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
四是省医保部门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2号),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其发生的符合规定的疾病诊治等医疗费用可由医保基金支付。二是全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断完善异地就医政策体系,全面开通临时外出就医“免申即享”自动备案服务,推动实现长期居住人员按参保地本地待遇标准在参保地和备案就医地双向享受直接结算服务,更好满足老年参保人员就医需求。三是按照国家医保局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指导意见的要求,指导盘锦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工作,系统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问题。
三、持续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省教育厅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高校针对我省医养结合及养老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加强相关专业规划和建设,增强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统筹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积极推动养老、护理、康复等相关专业设置,加大人才培养规模,为我省养老服务领域提供人才保障。推动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医药卫生类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养有机融合,培养医疗护理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全省现有15所本科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管理、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7个本科专业,专业布点35个;有24所本科、高职院校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12个高职专科专业,专业布点67个。持续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辽宁开放大学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建设了较为完备的老年教育体系,搭建了辽宁全民终身学习网,整合了1.3万个学习资源和1万册电子图书,完善了三级老年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二是省人社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辽服到家”家政康养照护托育培训行动。面向有意愿从事康养照护服务的各类人员,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就业上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康养照护及生活照料服务的职业技能水平。支持鼓励技工院校开设康养照护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养与康养照护服务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等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支持养老服务相关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举办高级研修活动或参与公需科目在线学习,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切实保障养老服务行业企业用工,促进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在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积极推进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养老服务类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我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省卫生健康部门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鼓励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鼓励健全工资分配制度,完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连续四年实施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国家卫健委将培训项目纳入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以3个月脱产学习的形式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医护诊疗服务能力。近三年已完成医养结合机构160名医护培养计划。
促进医养结合,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促进医疗、养老资源进一步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推进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方面,引导二级及以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不饱和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优化调整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在推进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服务方面,鼓励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支持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支持、鼓励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到本地区上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所在紧密型医联体进修,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二是按照养老机构需求,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指导支持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为养老机构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做实合作机制和内容,提高医养结合签约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养老资源共享,积极配合发改、民政等部门,在构建“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中,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资源共享。三是积极发展居家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通过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宣传活动以及老年口腔健康、老年听力健康、老年心理关爱等健康促进项目开展健康知识传播,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创新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澳门博彩在线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