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立体化推进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2019年起,我省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试点,在全面总结18个试点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从部分试点到全面推进的顺利转段,在14个市的46个县(县级市、有条件的市辖区,下同)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共组建53个县域医共体,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重塑。到2024年底,有16个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达到国家“紧密型”标准,另有18个县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二)关于“以各县域为单元、全面压实改革各方责任”
一是推进“三医协同”。澳门线上博彩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协调、部门协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医改相关工作落地落实。自2024年12月起,明确由副省长单义统一分管澳门线上博彩(省中医药局)、省医保局以及省药监局等部门,统筹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有力提升协同效率,全力推动“三医”领域改革,让全省人民更好享受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市级及县区层面,除抚顺、锦州2市以外,其余12市和大部分县区已实现政府一位领导统一分管“三医”工作。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省委深改委、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乡村振兴补短板工程的重点任务。建立委领导分片包干、定期调度机制,委党组定期听取汇报,剖析难点堵点,研究解决对策。各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将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市委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和绩效考核指标,通过召开专题协调推进会、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等方式,由分管副市长推动工作落实。各县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市部署和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勇于创新实践,组建由县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统筹推进改革。
三是完善制度保障。经省政府同意,会同省委编办等8部门印发《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提出20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明确要求落实投入保障政策,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地方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各级财政预算内投资对县域医共体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新增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向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
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各地坚持部门协同,积极创新,探索形成“统一法人代表”、“组建医疗集团”、“成立医共体管委会”三种医共体管理模式。目前,除前期样板瓦房店市外,初步形成沈北新区、法库县、彰武县、盘山县四个新样板,全力打造县域医共体可复制、可推广的“辽宁模式”。
五是强化政府投入。省财政厅2024年筹集拨付资金33.7亿元,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项目,保障重点人群健康管理。2025年省本级预算增加安排村卫生室诊疗设备补短板项目资金0.2亿元,为各地村卫生室配备消毒灭菌设备、急救箱和供氧设备等常用设备。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我委抓住国家开展“两新”工作的有利契机,组织全省县域医共体开展医疗设备以旧换新,争取中央资金3.5亿元,安排省本级资金3500万元,更新先进医疗设备566台(套)。
(二)关于“以基层能力为重点、纵向推进分级诊疗建设”
一是强化县医院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以提升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持续推动县域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确保全部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强化县医院在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高效利用。截至2024年底,全省41所县医院均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17所达到推荐标准,具备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省支持43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大连市为例,2021-2024年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等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科等21个科先后获评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二是促进优质资源下沉。统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全省共建成35个影像中心,32个心电中心,29个检验中心,已建成的资源共享中心覆盖医共体内5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累计为基层机构出具各类检查检验报告近27万份。县域医共体内“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的机制初步建立。推进人员、服务、技术、管理下沉,所有县域医共体均已落实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派驻,其中,38个县实现全覆盖。2024年共派驻中级及以上医师 2683人,诊疗近15万人次。
三是深化医防融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推进医防融合,贯彻落实“六个拓展”政策要求,强化服务内涵,将诊疗服务升级为卫生健康服务,继续巩固提升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全人群和10类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分别达到50.9%和73.3%。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和管理,做实“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优化慢性病患者基层连续服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77%;高血压、2型糖尿病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高于80%。
(三)关于“以医保基金为导向、横向兜牢基层就医保障网”
医保部门按照国家要求,不断加大医保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力度,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导向作用,将引导患者选择基层就近就医,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作为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方向。一是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定点管理。不断扩大基层医保定点覆盖面,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二是设置差异化报销政策。在住院方面,实施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不同的报销比例和起付标准。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较三级医院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将多发病、常见病等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支付范围。设立城乡居民医保糖尿病、高血压“两病”专项保障,主要支付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两病”药品费用。三是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支持基层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会同卫生健康、财政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辽宁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辽医保发〔2025〕5号),对经市级卫生健康部门判定为“紧密型”并实质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助力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我省将继续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进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和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90%的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省直各部门将继续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完善内涵建设,优化运行机制,落实投入保障责任,推动落实符合我省实际的医保支付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大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澳门博彩在线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