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澳门线上博彩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重点任务发布
3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澳门博彩在线就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不断增进全省人民健康福祉,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进行介绍。
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做到“四个坚持”“三个统筹”,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公益属性,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以实施 “五大工程”为主线,加强战略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努力构建以地域和人口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急诊急救体系网格化布局,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推进健康辽宁建设,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告捷”。
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成效显著,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成网格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疫情防控机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大幅增强,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服务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一老一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更加优化,智慧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广泛开展,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实施强基础、建高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工程
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将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基层倾斜,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备,累计建强400所乡镇卫生院和8000个村卫生室,大力发展社区医院,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新高地。坚持政府主导,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和附属盛京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再争取1至2个国家专科类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在辽宁。
实施“3223”重点专科建设工程。年内支持建设100个临床重点专科,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专科群,为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奠定坚实的专科基础。
加快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在阜新和盘锦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制定《辽宁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今年对1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大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推进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加强院前院内精准衔接,推动各级急救中心(站)和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达标、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全省各市及县(县级市)120急救电话开通率达到100%,10秒内接听比例达到90%,3分钟出车率达到90%。
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完成省市县三级疾控体系改革任务,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提升沈阳、大连、锦州、丹东等市承担疫情救治任务重点医院平战结合救治能力。
实施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项目。推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建设,完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级区域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建设任务。
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规范设置省级和市级肿瘤防办、心脑防办、口腔防办等防治机构,持续做好重点慢性病防治工作,确保以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为主的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完成率达到100%。
实施扬传承、重创新,中医药强省工程
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打造中医优势专科群,提高中医专科服务能力。
全方位打造中医药人才队伍。组建1至2个高层次创新团队,对标国家“岐黄工程”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储备“十百千”人才队伍;开展好“兴辽英才计划”医学名家举荐遴选工作和“杏林人才”培养行动。建设一批省老药工、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和省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宣教基地,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进一步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发展。打造桓仁县、清原县2个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建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示范基地。
实施强关怀、保重点,特殊人群健康保障工程
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完善省、市、县级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网络,健全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建设40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专科。
完善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市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儿童保健门诊,每个县(市)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建设2个标准化儿童保健门诊,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齐儿童保健人员。
发展多种形式普惠托育服务。开展婴幼儿照护技术指导,增强家庭、机构科学育儿能力。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年底前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达到3.2个。
强化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构建覆盖全省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免费服药项目。
实施抓统筹、建信息,数字健康和智慧医疗工程
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建设。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加快实现省、市、县、乡、村居民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促进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检查资料数字化存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掌上调阅等数字健康场景应用。
推进智慧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广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一码通用、5G远程医疗、影像云等项目落地。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推广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线上查询、药物配送等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以内,预约号源投放率达到70%以上,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